不可思议的印度--普里Puri

扎格纳特寺中心寺庙高耸的玉米状主塔,高达65米

普里Puri位于科纳克西南的海边,从科纳克过去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。以布巴内斯瓦尔为顶点,普里、科纳克这三座城市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。

我先到火车站,打算寄存了背包再去逛。可寄存处以背包没锁为由,拒绝寄存。无奈,我只好又背上包,顶着炎炎烈日,四处寻找卖锁的。车站外并没有像样的商店,在我看来都是些简易棚类型的小铺。有人指东,有人指西,在跟着一人往前走的时候,我突然发现走在旁边不远处的另一人使劲给我递眼色,意思是别跟着那人再走了。我心里一咯噔,慢慢朝他走去,渐渐弄懂了他的意思:那人不靠谱,会带我去到人少不安全的地方。不知那人是不是看出了他同胞的意思,他俩几乎同时指向就在前面的一个店铺:那里有锁卖!返回火车站的路上,我在担心,那人会不会对他的同胞不客气呢?。。。

我很喜欢这个样子的锁,圆圆的笨笨的,有点古朴的味道。加尔各答的玛利亚旅馆用的就是这种,比这个还大号,上面还挂着个更拙朴的铁牌,刻着房间号,一看就出自某家打铁铺子

普里是印度教的七大圣城之一(一说之首),被誉为神的住所,是因为这里的扎格纳特寺Jagannath Temple。扎格纳特,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毗湿奴的化身,其意为“世界主宰”。每年6、7月间,这里会举行盛大的乘车节,即扎格纳特节。届时扎格纳特的神像要安放在高高的礼车上,从寺里抬出,绕城数周,再抬到普里城外的寺庙14天,接受供奉后再送返。毗湿奴教徒认为朝拜扎格纳特可以免除轮回之劫,因此有狂热的信徒常投身于车轮之下,将自己奉献给神,以示虔诚。以至于jagannath还有一个意思便是“盲目的偶像崇拜”,可见这信徒的影响力和贡献力之大。

我到达的这天,扎格纳特寺前宽阔的大街上人潮汹涌。在印度呆了这些日子,我以为这拥挤的大街是常态。因扎格纳特寺并不对非印度教徒开放,所以我找到它对面的图书馆,网上说这里的楼顶可以看到寺庙里的大部分--可图书馆却是铁将军把门!问旁边摆摊的男子,他说得一口几乎没有口音的英语: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,所以图书馆放假了。梆!我像是被当头一棒,RP看来有点低!

估计对我这种非教徒,说了也是白说,所以男子也不进一步解释为什么日子特殊, 只是告诉我稍远的一栋楼上也可以看,不过要给点钱。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,那栋大概3层高的楼,能看到高高院墙内的寺院吗,,,我表示怀疑。但既来了,彼路不通,那就试一下这个吧。

把上楼费从50砍到了40,楼主开了楼梯门,让我自己上去。刚走上三楼平台,屋顶上不知从何处突然跳出来一只猴子,吓了我一跳。镇定下来,便不再理睬它,大不了人猴共赏嘛。也难怪,在城里,这里的猴子都自由自在的,我们的猴子只会被拴着铁链出现,我自然要被吓了。

强烈的阳光从寺庙的方向射过来,简直就是不想让人拍照。站在这个平台隔着这个距离看扎格纳特寺,视线高度可能也就抬高了几米,寺庙连一寸地板都看不见,除了那任何地方都能见的主塔,就只有个别稍微有点高度的建筑能见到有信徒在上面。不知住在这周边的群众们是否希望图书馆经常闭馆,或者干脆关门,他们就能大吉了。但后来在瓦拉纳西的旅馆里,看到有禁止在楼顶拍照的告示。不解,问店小二,说是周边有印度教的寺庙,不能拍照。看来同样是信徒,对待精神与物质,其权重是不一样的。

扎格纳特寺建于公元12世纪,寺庙占地很大,中心是玉米状的主塔,高达65米,可以说是普里城的地标,是当时奥里萨能工巧匠们杰出技艺的展现。按我们国内城市的建筑风潮,它当之无愧地是“标王”,建造当初是,毫无疑问,可1000年后的今天仍然是—-这样的地标,我们有吗?围绕中心寺庙的是很多的小庙,再外面,便是高高的围墙。寺院的钟声和绵延不绝的诵经声祈祷声,是终日萦绕这座滨海小城的主旋律。这座城,应该是因这座寺而存在的。

下得楼来,男子问我怎样。我不能不诚实地说“颇有斩获”,只好说不怎么样,他笑了,理解的笑。跟他聊了一会,才知他原来是学校的英语老师,现在出来自己带学生了。我心想怪不得没啥重口音呢。听说我打算绕着寺庙外围逛一圈,他提出作向导。有这么一位向导跟着解说,当然是件好事。但有得必有失,势必没那么自由,再说拍照还要花去很多时间。这样向导费给少了,他不高兴,给多了,我的钱包不乐意。这么想来只好婉拒了他的好意。

这个女人很主动走到我面前,要我给她拍照。摆了几个pose拍了几张后,她拉住我叽叽咕咕,听了几句后我大概明白了,是想要钱。本来很愉快的事情,这样味道就不对了。我装作没听懂,跟她挥手离开。转过身,发现一旁街边屋檐下,立着一个男子,裸露着黝黑的上身,下身是常见的裹布,面无表情,目视前方。如果手里杵着一根铁戟,那样子会有点像一位冷漠的门神。再仔细看,健硕的身材,刚毅的外形,冷峻的神态,原真的服饰,我突然想起了斯巴达克的勇士,那种最刚猛最粗犷最原始的男性之美,最质朴最动人的生命本真。那一刻我似乎被他的气势所撼,一直无法举起相机:万一他像刚才那女人追着我要钱怎么办呢。。。纠结中走过,我马上又后悔了:说不定我冲他一笑,镜头对着他,他突然间就露出洁白的牙齿,展露出迷人的笑容了呢。。。

结束对扎格纳特寺的“游览”,我边逛着大街边朝火车站方向走去。顺路买了块有民族风格图案的布,作为坐火车的“卧具”;打听厕所不小心问到警察局,顺便也就不客气地进去了;还想买个手工木制的小书架,不过这玩意儿又要增加不少负荷占去不少空间,加上小贩不让价毫无叫我回头之意,我也就只好顺路走了。。。

记得在找行李寄存处时发现火车站有个开放冷气的餐厅,我决定去那儿吃晚餐。奇怪玻璃门是开着的,刚踏进去,一股温热的气息扑面而来,里面灯光黯淡,但还是有食客。一问,电力供应不足,灯都没法全开,更别提空调了--看来今天的RP确实不够高。选了个靠后面大门的位置,还好风挺大,海边城市就是不一样。

印度的火车站为持不同等级车票的乘客提供不同级别的候车室。比如,我的无空调硬卧,就只能去坐硬板凳吹风扇;空调车厢的乘客,享受的便是软椅和冷气。找卫生间的时候有人给我指了空调候车室,我发现门口的守卫还好说话,里面也没什么人,还有淋浴间。于是多给了守卫几个笑脸,已经谋划着要努力提高淋浴间的利用率。等我拿着衣服准备再混进去时,门口竟然没有了人!嘿嘿,到现在,RP才终于爆发了。

在普里的火车站,我第一次享受了空调和淋浴的VIP待遇,舒舒服服地上了火车,今晚还可以享受有“卧具”的硬卧,真是心满意足。我憧憬着,在接下来的行程里,RP也会像在普里一样继续爆棚。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