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孜
在宗山古堡的PP中,最喜欢这张--去白居寺的路上,一阵狂风卷起漫天尘土后,赶紧抢下这张。这种姿态,这种气势,在后面的路途中时常可见--大型的如古格遗址,迷你的如路边一座荒山顶类似风蚀城堡的
差点睡过头,在一阵打仗般的忙碌后,终于背着大包上了车,和老吴、大只妹一起上路了。
一路昏睡,突然被大只妹叫醒,“羊湖到了”!啊,这么快!朦胧中向窗外瞄去,羊湖那醉人的蓝象兴奋剂,让我立马清醒奔下了车。
羊卓雍错,藏语意为“天鹅湖”,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。蓝宝石般的湖水象天鹅张开的双翅,静静地舒展在群山之间。藏胞们念着他们的经言,面湖膜拜,祈福。汽车沿湖奔驰,羊湖渐渐退去,海拔七千多米的宁金抗沙峰豁然出现,藏民把它叫做“宁金抗沙”,意思即是“夜叉神住在高贵的雪山上”,其周围耸立着10余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。可天气多变,刚才还蓝天白云,突然又是乌云冰雹,只能看见其中几座。卡惹拉冰川被云雾笼罩,只有下面一小部分可以看见,就在公路旁边,似乎伸手可及。深色的山岩象巧克力蛋糕,如细小波浪起伏的冰体象覆盖在上面的奶油,似乎正在慢慢融化。。。
好像叫满拉水库?不知道还以为又是一个“错”
路边的油菜花
车票买到日喀则,可在路上,老吴和大只妹却说起了亚东,都说原计划想去亚东看看。这俩丫的,自打认识起就没听他们提起过亚东。算了,就算被忽悠,也是没去过的地方,对新鲜的东东,我还有点好奇心。于是翻看地图,决定在江孜下,以免走回头路。
江孜是古代苏毗部落的都城,松赞干布的父亲襄日松赞降服了苏毗,江孜便成了贵族的封地,并发展为沟通前后藏的重要通衢。加之又是亚东商埠的必经之地,因此是西藏一大重镇,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。十九世纪下半叶 ,英国将尼泊尔、锡金、克什米尔、不丹纳入其殖民势力范围后,便把矛头直指西藏。1904年,英国侵略军从印度经亚东进犯西藏,推进到江孜,达赖13世下令西藏军民抵抗。江孜军民和白居寺僧侣与入侵者展开了英勇的血战,战斗持续了8个月之久。1904年5月上旬的一个晚上,千余军民偷袭英军兵营,几乎把以荣赫鹏为首的窃据江孜的英军全部消灭。6月,英军派来了援军,用大炮猛轰宗山炮台,不幸堡垒中的火药库为英军炮火击中而爆炸。江孜军民在最后关头,仍用石头居高临下,拼死抵抗,坚持了3天3夜,最后所有勇士宁死不屈跳崖殉国,写下了光辉而悲壮的篇章。(据说电影《红河谷》讲述的就是这一段历史,可我还没看过)
宗山古堡耸立在江孜城内100多米的山上,建筑风格类似布达拉宫,象小型版的布宫。山不高,可江孜已有4000多米的海拔,所以我们慢慢地爬。天色近黄昏,山上古城堡的大门已紧闭。凭高远眺,山风阵阵,似乎在讲述那远去的历史。。。
从宗山古堡上下来,我们接着去白居寺。山下一角聚集了数十条狗,我们提心吊胆地绕着它们走,在翻出围墙那一刻,以为终于离开了它们的势力范围。没想到道路转了一个弯,白居寺的影子在远远的地方出现时,道路上又出现了三三两两悠闲的狗。走着走着,我们的胆子也大了起来,心中提防着它们,可眼中却视它们为空气(据说白居寺中有很多散养的放生狗,与喇嘛、游人和平共处,互不干扰。不知这些狗是不是也属于其中的成员)。一阵一阵的大风,刮得尘土弥漫,我们似在尘雾中行走。
白居寺是一座特别的寺庙。十五世纪初始建,由于那时是西藏各教派分庭抗礼、势均力敌的时期,因此能聚萨迦、格鲁、噶当各派和平共存于一寺。白居寺是汉语名称,藏语简称“班廓德庆”,意为“吉祥轮大乐寺”,塔中有寺、寺中有塔,相得益彰。
白居寺旁的白居塔有“十万佛塔”之美誉,它的正名叫“菩提塔”。藏语称这座塔为“班廓曲·颠”,意为“流水漩涡处的塔”,白居寺就是因为这座佛塔才格外富有魅力。这可不是普通的佛塔,由近百间佛堂依次重叠建起的塔。塔有九层,高达32米多,有77间佛殿、108个门、神龛和经堂等,在中国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珍品。殿堂内绘有十余万佛像,因而得名十万佛塔。塔内另有千余尊泥、铜、金塑佛像,堪称佛像博物馆。我们没能进入塔内,只能绕塔一周,在黄昏的余光中欣赏外观如抽象的流水波纹造型和塔身的装饰。
寺中心的错钦大殿内珍藏着大量的佛像、壁画、唐卡、法器、佛经等珍贵文物。它的壁画非常有名,所表现的题材十分广泛,尤其是在绘画方法上较之西藏其他很多寺庙,独具特色。可惜都只能听闻,不能亲眼一见了。